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NOLO正席卷全球葡萄酒市场。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,这一趋势能否在中国市场复刻国际舞台的成功,掀起新的消费革命?
你知道NOLO葡萄酒吗?
NOLO,即无酒精(No alcohol,<0.05%)与低酒精(Low alcohol,0.5%-9%)葡萄酒的统称,虽非法定术语,却被业界广泛认可。
据Fact.MR预测,全球无酒精葡萄酒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5.7亿美元激增至2034年的69.4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0.4%。
然而,风味与技术的挑战仍是其发展的关键。未来,NOLO葡萄酒能否撼动传统葡萄酒的地位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仍充满变数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这场酒业新风尚如何继续席卷全球!
NOLO葡萄酒的崛起虽是近十年的事,但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甚至更早。当时,人们已用葡萄汁制作无酒精饮品。而它真正进入消费市场,则始于美国1920年代的禁酒令时期。
为应对《全国禁酒法》,酿酒商们纷纷创新:有的推出“发酵葡萄砖”——由葡萄汁经脱水制造而成,可以通过加水恢复为葡萄汁或发酵成葡萄酒。为了遵守禁酒法令,酒庄通常将其作为非酒精产品销售,并在包装上警告消费者避免长时间将酒砖浸水,以防发酵成酒。有的则通过加热等粗暴方式去除酒精,但风味大打折扣。这些早期尝试虽未成功,却为今天的NOLO葡萄酒奠定了基础。
NOLO葡萄酒的现代雏形始于20世纪后期,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分离技术的成熟成为关键突破,彻底改变了NOLO葡萄酒的酿造格局:
反渗透技术通过高渗透性膜精准分离酒精与风味分子,将酒精含量降至0.5%以下,同时保留葡萄酒的芳香与口感。尽管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,但其对风味的保护使其成为高端NOLO葡萄酒的首选。
真空蒸馏技术利用真空降低液体沸点的原理,采取在低温条件下蒸发酒精,大幅减少对热敏感风味成分的破坏。适合大规模生产。该方法效率高,适合大规模生产,但仍需关注温度控制对部分芳香成分的影响。
酒精在传统葡萄酒中不仅是风味的载体,更是香气、甜度与酒体结构的核心。酒精的缺失不仅削弱了酒体的丰富度,还影响了甜味、顺滑感与刺激性的平衡。即使通过反渗透等先进技术,NOLO葡萄酒也难以完全复刻传统葡萄酒的风味与结构。
新西兰Giesen生产的一款NOLO长相思尝起来差强人意。它的做法是蒸馏葡萄酒并去除酒精,然后再将香气添加回去,但这种方法并未能成功保留葡萄酒的风味。
德国莱茵高Leitz使用低温真空蒸馏法,在30°C和特定的大气压下慢慢去除酒精,力求保持葡萄酒的香气、味道和酒体。即便如此,他们的产品也完全没有传统葡萄酒的复杂性和深度。
并非所有葡萄品种都能在去酒精化过程中保留良好风味
横在NOLO葡萄酒前的另一大问题是,葡萄品种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,因为并非所有品种都能在去酒精化过程中保留良好的风味。一些品种,如长相思、灰皮诺和雷司令,因其天然的高酸度和浓郁果香特性,即使在去酒精化后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平衡感,成为理想的选择。然而,像赤霞珠和仙粉黛以及西拉这类红葡萄品种,通常依赖比白葡萄品种更高的酒精度来展现复杂的风味,在去酒精化后会变得平淡乏味,因此并不适合。
关键在于,赤霞珠和西拉是全球最重要且最主流的红葡萄品种,广泛分布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主要葡萄酒产区。这两个品种因其卓越的品质和全球市场的高度认可,在国际葡萄酒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如果这些主流品种无法被去酒精化,那么NOLO葡萄酒始终难以抢走传统葡萄酒的核心用户。
市场研究公司Wine Intelligence近年调查显示:约50%的消费者对低酒精或无酒精葡萄酒表示犹豫,主要原因是担心其口感和品质无法与传统葡萄酒媲美。这意味着,NOLO葡萄酒的现有消费者,往往是那些对口感要求不那么苛刻的人群。
那是什么人在喝NOLO呢?答案是在乎健康的人。他们包括:希望减少或避免酒精摄入的人群(如:驾驶者、孕妇等);不愿为社交妥协的上班族;极其看重健康的年轻人。
NOLO的崛起反映了消费者,尤其是那些希望减少或避免酒精摄入的人群,对健康化、低风险饮品的需求。它满足了人们享受葡萄酒仪式感的同时,又消解了醉意的风险。无论是需要清醒驾车的人群、希望孕期仍能品尝葡萄酒风味的女性,亦或是因身体负担不得不远离酒精的人群,NOLO 都以一种轻盈而从容的姿态,走入了日常。
相较于传统无酒精饮品偏甜的口感和高糖、高添加的配方负担,NOLO 葡萄酒以更纯粹的原料、更克制的工艺,带来健康而考究的风味表达。
出席午间商务餐会,不必再担忧因酒精影响下午的工作;参加与客户的晚宴,举杯示意的背后是清醒与自如;就连周五的办公室 Happy Hour,也终于有了能够放松尽兴的新选择。NOLO 葡萄酒无疑提供了一种无需妥协的优雅替代:它保留了葡萄酒所代表的格调与氛围感,却悄然去除了酒精的风险与后果。
千禧一代和Z世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视健康的一批人。他们表现出更高的饮酒节制和自律性,甚至一些人选择完全戒酒。
为什么呢?因为出生和成长中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,千禧一代和Z世代能够快速获取关于健康、营养、健身等方面的信息。从饮食到运动,从作息到补剂,天然是他们生活的背景颜色。绿色饮食、有机食品、无糖饮品、低卡食品、乃至NOLO葡萄酒,都是满足这些年轻人健康需求的典型产品。
通常而言,NOLO葡萄酒仅含20千卡/100毫升的热量,而传统葡萄酒则达到80千卡/100毫升。这种显著的差异也成为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重要抓手。许多生产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需求,在NOLO葡萄酒的瓶身上标明了热量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健康信息,这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的消费者。
近年,英国兴起的饮酒潮流:斑马条纹喝酒法(Zebra Striping),将含酒精饮品和无酒精饮品交替,特别适合节频繁的社交场景。大约25%的成年人经常采用,18至24岁年轻人中的比例更是高达78%。也就是说,这些受众保留了部分饮用传统含酒精饮品的习惯,但融入了无酒精饮品。
酒水饮料咨询公司Sweet & Chilli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创意总监Emma Hutchison强调了这一趋势对夜生活的变革性影响:“Zebra Striping”(无醇+酒)运动庆祝了社交方式的转变,融合了平衡和包容性。与2023年1月相比,一些酒吧,例如伦敦的Nine Lives酒吧,订单增加了 15%,零酒精产品推动了38%的收入增长,每人消费增长了7%。
NOLO葡萄酒作为一股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风潮,全球各大酒企凭借其雄厚的规模和市场实力,正在积极布局,引领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趋势。甚至一些重要产酒国的政府也在扶持这一领域。202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拨款190万美元用于NOLO的研发。
西班牙的桃乐丝(Torres)酒庄是全球顶级家族酒庄之一,早在2008年,就推出了西班牙首款脱醇葡萄酒,并以“Natureo(欢沁)”品牌命名。伴随全球责任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,Natureo系列自推出以来销量稳步攀升。
如今, Natureo系列已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,并在国际权威赛事中屡获佳绩。在2024年Mundus Vini Non-Alcoholic评选中,桃乐丝家族荣膺“最佳国际0.0%酒精葡萄酒生产商”。
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(IWSR)数据统计,桃乐丝俨然成为全球第二、欧洲第一的NOLO葡萄酒生产商,拥有8%的市场份额(按销量计)和近12%的市场份额(按价值计)。
桃乐丝Natureo系列借助旋转锥柱(SCC)真空脱醇技术,成功实现0.0%酒精含量的同时,最大程度保留了葡萄酒本真的香气与风味。这一革新突破不仅为Natureo奠定了在NOLO葡萄酒领域的标杆地位,更收获了市场与行业的双重认可。
“我们正在积极评估未来引入更多NOLO产品的机会。在欢沁红葡萄酒于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,我们计划在今年引入更多欢沁新品,例如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。我们致力于洞察消费者的多元需求,并持续巩固桃乐丝在这一新兴市场的引领地位。”
—— 丹•西伯斯(Dan Siebers)
品牌市场总监, 美夏酒业&桃乐丝中国
LVMH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,旗下拥有酩悦香槟和唐·培里侬等世界顶级酒类品牌,2024年收购了高端无酒精起泡酒品牌French Bloom的股份,首次涉足无酒精市场。
French Bloom巧妙融合法国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健康饮品趋势,呈现出与经典起泡酒媲美的风味与口感。酒体清新怡人、气泡细腻丰盈,同时保留了葡萄酒特有的复杂香气。无论是佐餐搭配,亦或单独品饮,都能恰到好处地满足消费者对NOLO饮品的多元化需求。
放眼中国市场,无酒精葡萄酒尚存在技术挑战,而低酒精葡萄酒已在主流市场中渐渐流行。
例如,在海外取得广泛成功的桃乐丝Natureo系列,于2009至2010年间,将该品类引入中国市场。2011年,伴随中国对酒驾“零容忍”的倡导,市场对NOLO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。进入后疫情时代,健康主义与低度酒精文化加速崛起,人们对于NOLO产品的偏好愈加显著。2021 年起,Natureo 在中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,销售曲线一路攀升,2024 年更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盛况,由此证明这款低酒精葡萄酒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超高人气。目前,中国是Natureo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。
在国内市场,越来越多酒企开始探索NOLO矩阵的更多可能。作为较早入局者之一,通葡(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)推出的“无纯境界”系列无醇葡萄酒,已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基础。凭借亲民的价格策略,该系列在消费者心中逐步建立起基础认知,但相较于传统葡萄酒品类,整体销量与市场渗透仍在初步阶段。也正因如此,张裕、长城等头部酒企在无醇葡萄酒领域的步伐显得尤为克制,尚未全面展开布局。
根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和凯度联合发布的《2022中国无醇&低醇趋势报告》显示,到2025年,国内无醇&低醇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43亿元。对中国酒企而言,这是一个值得深耕的新蓝海,也是NOLO葡萄酒品类走向成熟的潜在契机。然而,横亘在海外酒庄与品牌面前的研发瓶颈、口感平衡与成本控制等难题,同样摆在了中国酒企面前。想要突破这些瓶颈,必须在技术创新、规模化生产以及品牌推广层面持续投入,辅以行业规范的建立与完善,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长远的发展。
站在2025年伊始,中国NOLO葡萄酒的故事仍在书写之中。作为一个正在萌芽的新兴品类,它需要时间去唤醒味蕾、沉淀共识,更需耐心去培养一场关于理性、健康与美好生活方式的长期对话。而这一变革,或许正在悄悄重塑中国酒饮行业的未来走向。
– 完 –